关键词
人物库 南北朝
薛慎北周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周河东汾阴人字佛护
薛善弟。
好学,能属文,草书。
起家丞相府曹参军
宇文泰行台省置学,以为学师
后建东宫,除太子舍人
北周,封淮南县
武帝保定初,出为湖州刺史,教化边民,减轻赋役,有政绩。
寻入为蕃部中大夫,以疾去职,卒于家。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张讥陈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陈清河武城人字直言
通《孝经》、《论语》,笃好玄言。
受学于周弘正
为士林馆学士
陈文帝天嘉中,为国子助教
陈叔宝(后主)宴东宫,于士林中唯赏识,赐新造玉柄麈尾。
后主嗣位,为国子博士
陈亡入,卒于长安,年七十六。
性恬静,不求荣利,教授》、《老子》、《庄子》,陆元朗沙门法才道士姚绥等皆从学。
清人辑有《周易张氏讲疏》。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僧法论西梁至隋 528 — 60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僧。
南郡人俗姓孟
初住荆州天皇寺,博通内外,词理锋挺。
后梁明帝萧岿礼重之。
隋文帝时,召入道场,后住京师日严寺。
文帝仁寿寺法论特蒙接对。
炀帝东宫时,优礼弥厚。
即位后,特赐木皮袈裟,寻随驾至
卒年七十八。
有集。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二 义解科(二)
孟氏。
南郡人
初住荆州天皇寺
旋自引去。
隐青溪之覆舟山
业成实。
尤善属文。
梁明帝雅重之。
屡徵召不赴。
炀帝在蕃邸。
躬礼致之。
追入京辇。
住日严寺。
谒文于仁寿宫。
诏于大宝殿赐净馔。
在座上诗颂德。
嘉叹。
炀帝在春宫。
宠眷弥厚。
大业元年
将移东门。
诏赐千秋树皮袈裟一领。
帛五百段。
毡四十领。
皇后赐狐腋皮坐褥法服等。
因随驾至
未几而卒。
年七十八。
志欲以粉藻黼黻宗乘。
尝续传名僧。
无所就。
有别集八卷。
行世。
释法论
姓孟氏
南郡人
初住荆州天皇寺
博通内外。
词理锋挺。
隐沦青溪之覆舟山
味重成实研洞文采。
谈叙之暇命笔题篇梁明帝重其雅素厚礼徵召。
而性在虚闲不流世供。
葛屦蒲服用卒生年。
隋炀在蕃远闻令德。
召入道场晨夕赏对。
王有新文颂集。
皆共询谋。
处俗传扬亟移岁序。
后入京辇住日严寺。
文帝时幸仁寿。
往谒见特蒙接对。
躬事展礼。
美其清悟。
为设净馔于大宝殿。
登即在坐。
上诗叙谈宫观宏丽今古。
高祖重加叹赏。
晋王之处春坊
优礼弥厚。
中使慰沃启疏相寻。
大业元年将移东阙。
下敕赐千秋树皮袈裟十领帛五百段毡四十领。
皇后赐狐掖皮坐褥及法服等物。
故其道望帝后咸供之隆重为类此也。
因随驾至
不久而终。
时年七十八矣。
皇上哀悼赙赠有加。
仍敕所在。
传送葬于荆楚
爰初莅法。
崇尚文府。
虽外涉玄儒。
而内弘佛教。
所以缀采篇什。
皆叙释风。
当即缵叙名僧。
将成卷帙。
未就而卒。
本遂不行。
顾惟高德有坠者众矣。
有别集八卷行世。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施文庆陈朝 ? — 58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89 【介绍】: 南朝陈吴兴郡乌程人
颇涉书史
初事陈叔宝(后主)于东宫,及后主嗣位,为中书舍人
深得宠信。
聚敛无厌,权贵疾之。
祯明三年,任湘州刺史
未之官,隋师来伐。
恐诸将有功,抑军情不报。
隋军入建康,被杀。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蔡徵陈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陈济阳考城人字希祥
蔡景历子。
少聪敏,博识强记。
继母不慈而事之益谨。
本名览景历以为有王祥之性,乃更名徵字希祥
初仕
陈宣帝太建中累迁至太子中舍人
后主重其才,迁户部尚书
陈亡入长安隋文帝闻其敏赡,召见顾问,言辄合意。
久之,除太常丞,终于给事郎
全隋文·卷十三
字希祥初名览济阳考城人陈侍中抚军景历子。
梁承圣初,为南徐主簿太学博士
陈天嘉中,迁始兴王府法曹行参军,历外兵参军尚书主客郎。
太建中,迁太子少傅丞,新安王府主簿通直散骑侍郎晋安王功曹史,太子中舍人东宫领直。
父忧服阕。
袭封新丰县侯
戎昭将军,镇右新安王咨议参军
至德中,迁廷尉卿
寻为吏部郎,迁太子中庶子中书舍人
左民尚书,迁吏部尚书、安右将军,徙中书令
祯明末,权知中领军。
,除太常丞
尚书民部仪曹郎,转给事
卒年六十七。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韩凤北齐至隋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齐昌黎人字长鸾
有膂力,善骑射,稍迁都督
袭爵高密郡
后主在东宫侍卫,为后主所赏识。
后主即位,累迁侍中、领军、总知内省机密
封昌黎郡王,甚蒙亲宠。
高阿那肱穆提婆共掌朝政,号称“三贵”,损国害政,尤嫉士人,冤杀甚众。
北齐亡时,从后主走青州,为北周军所获。
,位终陇州刺史
全隋文·卷二十
字长鸾昌黎人
初为乌贺真大贤真正都督,袭父永兴高密郡,进开府仪同三司
武平中,除侍中领军,封昌黎郡王,加特进领军大将军
齐亡,与后主俱为周军所获。
后仕,为陇州刺史
卒官。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尉迟运北周 539 — 57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39—579 【介绍】: 北周代人
尉迟纲子。
西魏时以父勋封安喜县侯
北周孝闵帝被废,奉命迎宇文毓(明帝),以定策勋,进爵周城县公
武帝时,兼职文武,甚见委重。
宇文赟(宣帝)在东宫,亲狎谄佞,右宫正以匡弼之。
建德三年卫剌王宇文直举兵反,攻肃章门闭门拒守,不得入,遁走。
武帝嘉之,授大将军,累迁同州刺史进爵卢国公
宣帝即位,授上柱国
数进谏,反遭疏忌。
王轨被杀,惧祸,出为秦州刺史,以忧死。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陆玠陈朝 540 — 57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40—576 【介绍】: 南朝陈吴郡人字润玉
好学能属文。
秀才,对策高第。
袁枢荐诸文帝,超授衡阳王文学,直天保殿学士
陈宣帝太建初,为长沙王记室
陈叔宝(后主)在东宫,征为管记,除中舍人
后以疾失明还乡。
有集。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宋钦道北齐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齐广平列人人
宋弁孙。
东魏末,为冀州别驾
北齐,为大将军主簿书记
后为黄门侍郎,于东宫太子习吏事,与郑子默文学同见知,虽诸王贵臣莫不敬惮。
后任秘书监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张景仁北齐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齐济北人
家贫,以学书为业。
以工草隶,选补内书生。
高澄引为宾客
后主在东宫武成帝侍书
小心恭谨,后主爱之,呼为博士
后主登位,除散骑常侍,结交胡人何洪珍等,进位仪同三司,除侍中封建安王
出自寒微,性本卑谦,及致显官,渐成骄傲。
官至中书监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陈暄陈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陈义兴国山人
陈昕少弟。
学无师受,文才俊逸。
嗜酒。
陈后主东宫,引为学士,及即位,迁通直散骑常侍
常入禁中陪侍游宴,谓为狎客
俳优自居,后主甚亲昵而轻侮之。
尝倒悬于梁,临之以刃,限以时刻,命使作赋。
后傲弄转甚,发悸而死。
全陈文·卷十六
义兴国山人梁仁威将军庆之幼子。
,入陈至司农卿,与江总孔范等十馀人为后主狎客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王洛儿北魏 ? — 41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13 【介绍】: 北魏京兆人
善骑射
拓跋嗣(明元帝)东宫,恭谨无过。
道武帝天赐末,从避乱居外,护卫有功。
即位,拜散骑常侍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佛驮跋陀罗晋末南朝宋初 359 — 42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59—429 【介绍】: 即佛驮跋陀
意译觉贤
东晋末南朝宋初僧人
天竺迦维罗卫人
幼丧父母,年十七出家,以禅律驰名。
游学罽宾,受业于大禅师佛陀斯那。
东晋安帝义熙四年,与沙门智严共至长安,大弘禅业,从者甚众。
鸠摩罗什友善,每有疑义,常共咨决。
终因宗派不同,为罗什门下谤黩,逼离关中,南走庐山,与慧远相见。
八年江陵,为刘裕所敬重,俱归扬都,止道场寺
译有《大方广佛华严经》等十余部。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一 译经科一
此云觉贤
迦维罗卫人
甘露饭王裔也。
大父达磨提婆。
此云法天。
旅游北天竺
因家焉。
父达摩脩耶利。
此云法日。
与母俱蚤世。
跋陀养于舅氏三岁矣。
其从祖有鸠婆利者。
爱其慧敏。
度为沙弥
年十七。
业禅师佛大光。
既登具。
益精经律。
僧伽达多久与同学。
而识其神俊。
然所造诣则未之知也。
罽宾国
坐密室中跋陀遽来。
问何自。
曰。
暂往兜率致敬弥勒。
语卒不复见。
达知其已證圣矣。
秦沙门智严罽宾
跋陀宣授禅法于东土。
许之。
于是历六国。
交趾既附舶。
望见海岛指以语众欲游焉。
舟人以风顺不肯留。
俄而转风。
舶至岛下。
众咸以为神。
于是一舟听其进止。
有顷欲发。
跋陀又止之。
发者果覆没。
忽中夜呼众欲急发。
众方寐不应。
跋陀乃自整帆独发旋。
贼掠馀舶。
青州
闻什在长安
往从之。
什倒屣门迎大悦。
恨相得之晚。
议论发。
药谓什曰。
公所释未出人意。
而致高名何耶。
什曰。
吾年运已往。
学者妄相粉饰。
公雷同为高。
可乎。
秦太子泓延至东宫
对什论法。
问曰。
法云何空。
答曰。
众微成色。
色无自性。
故色常空。
又问。
既以极微破色。
空。
复云何破一微。
答曰。
诸师或破析一微。
我意不尔。
又问。
微是常耶。
答曰。
以一微故众微空。
以众微故一微空。
宝云译出此语。
不解其意。
皆谓跋陀所计。
微尘是常。
他日更请。
跋陀曰。
法不自生。
缘会故生。
缘一微故有众微。
微无自性。
则是空矣。
宁当言破一微乎。
秦既崇向出入宫阙者三千馀僧。
静退颓然而已。
偶谓弟子曰。
昨见天竺五舶俱发。
众闻为显异。
有弟子。
自言得阿含果。
有以飞语闻者。
祸起不测。
众多遁去。
不以为意。
僧䂮道恒曰。
佛犹不听说己所得法。
五舶之说。
何所穷诘。
又弟子诳惑。
互生异同。
于律有违。
理不同止。
笑。
慧观等四十馀人渡江。
姚兴惊。
等。
即遣使追之。
不可。
遂至匡山
沙门慧远
迎待甚勤敬。
遣门人昙邕
致书关中
解其摈事。
又请出译禅数诸经。
五舶果至。
江陵
道化益盛。
施者奔走焉。
跋陀不受。
持一钵行乞而已。
宋武帝太尉
刘毅
江陵
陈郡袁豹
长史随府。
跋陀尝从乞。
未餍辞退。
曰意似未足。
跋陀曰。
檀越施心有限耳。
呼左右益饭。
饭果尽。
大惭。
即问慧观而知其为人。
竟启太尉
请相见。
邀与俱止京师
道场寺沙门支法领。
于阗得华前分三万六千偈。
未有宣译。
内史孟顗
右军褚叔度
跋陀译之。
沙门法显
西域得僧祗律。
跋陀译。
语在传。
跋陀佛三昧经六卷。
泥洹及脩行方便等论十五部。
一百十七卷。
元嘉六年没。
寿七十二。
佛驮跋陀罗
此云觉贤
本姓释氏
迦维罗卫人
甘露饭王之苗裔也。
幼丧父母从祖鸠婆利
闻其聪敏兼悼其孤露。
乃迎还度为沙弥
至年十七。
与同学数人俱以习诵为业。
众皆一月一日诵毕。
其师叹曰。
一日敌三十夫也。
及受具戒修业精勤。
博学群经多所通达。
少以禅律驰名。
常与同学僧迦达多
共游罽宾同处积载。
虽服其才明。
而未测其人也。
后于密室闭户坐禅。
忽见来。
惊问何来。
答云。
暂至兜率致敬弥勒。
言讫便隐。
知是圣人。
未测深浅。
后屡见贤神变。
乃敬心祈问。
方知得不还果
常欲游方弘化备观风俗。
会有秦沙门智严
西至罽宾睹法众清净。
乃慨然东顾曰。
我诸同辈斯有道志。
而不遇真匠发悟莫由。
即咨询国众孰能流化东土。
佥云。
佛驮跋陀
其人也。
既要请苦至。
遂悯而许焉。
于是舍众辞师。
裹粮东逝。
步骤三载绵历寒暑。
既度葱岭
路经六国。
国主矜其远化。
并倾怀资奉。
交阯乃附舶循海而行。
经一岛下。
以手指山曰。
可止于此。
舶主曰。
客行惜日调风难遇。
不可停也。
行二百馀里。
忽风转吹舶还向岛下。
众人方悟其神。
咸师事之听其进止。
后遇便风同侣皆发。
曰。
不可动。
舶主乃止。
既而有先发者。
一时覆败。
后于闇夜之中忽令众舶俱发。
无肯从者。
自起收缆。
唯一舶独发。
俄尔贼至。
留者悉被抄害。
顷之至青州东莱郡
鸠摩罗什长安
即往从之。
什大忻悦。
共论法相振发玄微。
所悟益。
时秦主姚兴专志佛法。
供养三千馀僧。
并往来宫阙盛修人事唯守静不与众同。
后语弟子云。
我昨见本乡有五舶俱发。
既而弟子传告外人。
关中旧僧咸以为显异惑众。
僧道恒等谓曰。
佛尚不听说己所得法。
先言五舶将至虚而无实。
又门徒诳惑互起同异。
既于律有违理不同止。
宜可时去勿得停留。
曰。
我身若流萍去留甚易。
但恨怀抱未伸。
以为慨然耳。
于是与弟子慧观等四十馀人。
俱发神志。
从容初无异色识真之众咸共叹惜。
道俗送者千有馀人。
姚兴闻去怅怏。
乃谓道恒曰。
沙门挟道来游欲宣遗教。
缄言未吐良用深慨。
岂可以一言之咎令万夫无导。
因敕令追之。
谓使曰。
诚知恩旨无预闻命。
于是率侣宵征。
南指庐岳
沙门释慧远久服风名。
闻至欣喜倾盖若旧。
以贤之被摈过由门人。
若悬记五舶止说在同意。
亦于律无犯。
乃遣弟子昙邕致书姚主及关中众僧解其摈事。
乃请出禅数诸经。
志在游化居无求安。
停山岁许。
复西适江陵
遇外国舶主。
既而讯访。
果是天竺五舶先所见者也。
倾境士庶竞来礼事。
其有奉施悉皆不受。
持钵分卫不问豪贱。
陈郡袁豹宋武帝太尉长史
宋武南讨刘毅
随府届于江陵
贤将弟子慧观乞食。
素不敬信。
待之甚薄。
未饱辞退。
曰。
似未足且复少留。
曰。
檀越施心有限。
故令所设已罄。
即呼左右益饭。
饭果尽。
大惭愧。
既而问慧观曰。
沙门何如人。
曰。
德量高远非凡所测。
深叹异以启太尉
太尉请与相见甚崇敬之。
资供备至。
俄而太尉还都。
请与俱归安道场寺
元嘉六年卒。
春秋七十有一。
(或云浮头婆驮。
梁言觉贤)。
天竺人也。
九岁失父母。
为外家所养。
年十七出家。
师令诵经。
五人同业。
四人一月
敌其一日。
博览经律。
精力过人。
笃好禅思。
遇境斯得。
雅游九次。
妙入八解。
同学僧伽达多
心相赏遇。
同游罽宾
闭室安禅。
先自念言曰。
无得觉我者也。
有顷忽见觉贤对倚弹指。
问曰。
何从得入。
答曰。
向往兜率。
见子意云无得觉我。
故相观耳。
方悟。
非凡夫人焉。
苦从谓问。
乃云得阿那含也。
佛驮跋陀罗
此云觉贤
本姓释氏
迦维罗卫人
甘露饭王之苗裔也。
祖父达摩提婆
此云法天。
尝商旅于北天竺
因而居焉。
父达摩修耶利。
此云法日。
少亡。
三岁孤与母居。
五岁复丧母为外氏所养。
从祖鸠婆利
闻其聪敏。
兼悼其孤露。
乃迎还度为沙弥
至年十七与同学数人俱以习诵为业。
众皆一月
一日诵毕。
其师叹曰。
一日敌三十夫也。
及受具戒修业精勤。
博学群经多所通达。
少以禅律驰名。
常与同学僧伽达多共游罽宾
同处积载。
虽伏其才明。
而未测其人也。
后于密室闭户坐禅忽见来惊问何来。
答云。
暂至兜率致敬弥勒。
言讫便隐。
知是圣人未测深浅。
后屡见贤神变乃敬心祈问。
方知得不还果
常欲游方弘化备观风俗。
会有秦沙门智严
西至罽宾
睹法众清胜。
乃慨然东顾曰。
我诸同辈斯有道志。
而不遇真匠发悟莫由。
即咨讯国众。
孰能流化东土。
佥云有佛驮跋陀者。
出生天竺那呵利城
族姓相承世遵道学。
其童龀出家已通解经论。
少受业于大禅师佛大先。
先时亦在罽宾
乃谓曰。
可以振维僧徒宣授禅法者佛驮跋陀其人也。
既要请苦至。
遂悯而许焉。
于是舍众辞师裹粮东逝。
步骤三载绵历寒暑。
既度葱岭路经六国。
国主矜其远化。
并倾心资奉。
交趾乃附舶。
循海而行经一岛下。
以手指山曰。
可止于此。
舶主曰。
客行惜日调风难遇。
不可停也。
行二百馀里。
忽风转吹舶还向岛下。
众人方悟其神。
咸师事之。
听其进止。
后遇便风同侣皆发。
曰。
不可动。
舶主乃止。
既而有先发者一时覆败。
后于闇夜之中忽令众舶俱发。
无肯从者。
自起收缆。
一舶独发。
俄尔贼至留者悉被抄害。
顷之至青州东莱郡
鸠摩罗什长安
即往从之。
什大欣悦。
共论法相振发玄微所悟益。
因谓什曰。
君所释不出人意而致高名何耶。
什曰。
吾年老故尔。
何必能称美谈。
什每有疑义必共咨决。
秦太子泓欲闻说法。
乃要命群僧集论东宫
罗什数番往复。
什问曰。
法云何空。
答曰。
众微成色色无自性故虽色常空。
又问。
既以极微破色空。
复云何破微。
答曰。
群师或破析一微。
我意谓不尔又问。
微是常耶。
答曰。
以一微故众微空。
以众微故一微空。
宝云译出此语不解其意。
道俗咸谓贤之所计微尘是常。
馀日长安学僧复请更释。
曰。
夫法不自生缘会故生。
缘一微故有众微。
微无自性则为空矣。
宁可言不破一微常而不空乎。
此是问答之大意也。
秦主姚兴专志佛法。
供养三千馀僧。
并往来宫阙盛修人事。
守静不与众同。
后语弟子云。
我昨见本乡有五舶俱发。
既而弟子传告外人。
关中旧僧咸以为显异惑众。
长安大弘禅业。
四方乐靖者并闻风而至。
但染学有浅深。
得法有浓淡。
浇伪之徒因而诡滑。
有一弟子。
因少观行。
自言。
得阿那含果。
未即检问。
遂致流言大被谤读。
将有不测之祸。
于是徒众或藏名潜去。
或踰墙夜走。
半日之中众散殆尽。
乃夷然不以介意。
时旧僧僧䂮道恒等谓曰。
佛尚不听说己所得法。
先言五舶将至虚而无实。
又门徒诳惑互起同异。
既于律有违理不同止。
宜可时去勿得停留。
曰。
我身若流萍。
去留甚易。
但恨怀抱未申。
以为慨然耳。
于是与弟子慧观等四十馀人俱发。
神志从容初无异色。
识真之众咸共欢惜。
白黑送者千有馀人。
姚兴闻去怅恨。
乃谓道恒曰。
沙门协道来游欲宣遗教。
缄言未吐良用深慨。
岂可以一言之咎令万夫无导。
因敕令追之。
报使曰。
诚知恩旨无预闻命。
于是率侣宵征。
南指庐岳
沙门释慧远久服风名。
闻至欣喜若旧。
以贤之被摈过由门人。
若悬记五舶止说在同意。
亦于律无犯。
乃遣弟子昙邕致书姚主及关中众僧解其摈事。
乃请出禅数诸经。
志在游化居无求安。
停止岁许。
复西适江陵
遇外国舶至。
既而讯访。
果是天竺五舶先所见者也。
倾境士庶竞来礼事。
其有奉遗悉皆不受。
持钵分卫不问豪贱。
陈郡袁豹宋武帝太尉长史
宋武南讨刘毅随府届于江陵
贤将弟子慧观乞食。
素不敬信。
待之甚薄。
未饱辞退。
曰。
似未足。
且复小留。
曰。
檀越施心有限。
故令所设已罄。
即呼左右益饭。
饭果尽。
大惭愧。
既而问慧观曰。
沙门何如人。
曰德量高邈非凡所测。
深叹异以启太尉
太尉请与相见甚崇敬之。
资供备至。
俄而太尉还都。
便请俱归安道场寺
仪范率素不同华俗。
而志韵清远雅有渊致。
师法师僧弼沙门宝林书曰。
斗场禅师甚有大心。
便是天竺王何风流人也。
其见称如此先是沙门支法领。
于阗得华前分三万六千偈。
未有宣译。
至义熙十四年
吴郡内史孟顗右卫将军褚叔度即请为译匠。
乃手执梵文。
沙门法业。
慧严等百有馀人。
于道场译出。
诠定文旨。
会通华戎。
妙得经意。
道场寺犹有华严堂焉。
沙门法显
西域所得僧祇律梵本。
复请译为晋文
语在传。
其先后所出佛三昧海六卷。
泥洹及修行方便论等。
凡一十五部。
一百十有七卷为究其幽旨妙尽文意。
元嘉六年卒。
春秋七十有一矣。
此云觉贤
迦维罗卫人
甘露饭王之苗裔也。
父少亡。
孤与母居。
五岁复丧母。
为外氏所养。
从祖鸠婆利
闻其聪敏。
悼其孤露。
乃迎还度为沙弥
至年十七。
与同学数人。
习诵为业。
众皆一月
一日诵毕。
其师叹曰。
一日敌三十夫也。
及受具戒。
修业精勤。
博学群经。
多所通达。
少以禅律驰名。
常欲游方弘化
会有秦沙门知严。
西至罽宾
慨然东顾曰。
我诸同辈有道志。
而不遇真匠。
发悟莫由。
即咨询国众。
孰能流化东土。
佥曰。
佛驮跋陀者。
可以振维僧徒
宣授禅法。
严要请苦至。
遂悯而许焉。
于是舍众辞师。
裹粮东逝。
步骤三载。
绵历寒暑。
既度葱岭
路经六国。
国王矜其远化。
并倾资。
奉至交趾
乃附舟海行。
经一岛下。
以手指山曰。
可止于此。
舶主曰。
客行惜日。
调风难遇。
不可停也。
行二百馀里。
忽风转吹舶。
还向岛下。
众人方悟其神。
咸师事之。
听其进止。
后遇便风。
同侣皆发。
曰。
不可动。
舶主乃止。
既而有先发者。
一时覆败。
后于闇夜之中。
忽令众舶俱发。
无肯从者。
自起收缆。
唯一舶独发。
俄尔贼至。
留者悉被抄害。
顷之至青州东莱郡
鸠摩罗什长安
即往从之。
什大欣悦。
共论法相。
振发占微。
多所悟益。
秦太子泓。
欲闻说法。
乃要命群僧。
集论东宫
罗什
数番往复什问曰。
法云何空。
答曰。
众微成色。
色无自性。
故唯色常空。
又问。
既以极微破色空。
复云何破一微。
答曰。
群师或破析一微。
我意谓不尔。
又问。
微是常耶。
答曰。
以一微空故众微空。
众微空故一微空。
宝云译出此语。
不解其意。
馀日长安学僧。
复请更释。
曰。
夫法不自生。
缘会故生。
缘一微。
故有众微。
微无自性。
则为空故一微空中无众微。
众微空中无一微。
秦主姚兴
专志佛法。
供养三千馀僧。
并往来宫阙。
盛修人事。
守静。
不与众同。
义熙十四年
吴郡内史孟顗
右卫将军褚叔度
为译匠。
手执华严梵文。
沙门法业。
慧义
慧严等。
百有馀人。
于道场译出诠定。
文旨会通。
妙得经意。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车路头北魏 ? — 42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21 【介绍】: 北魏代人
少时,明元帝东宫,随侍谨慎竭力。
及即位,拜散骑常侍,赐爵金乡公,改宣城公
明元帝性苛察,路头优游不任事,唯侍左右,谈笑而已,深得宠待。
每至评狱,常献宽恕之议,以此见重于朝。
卒谥忠贞
宗炳南朝宋 375 — 44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75—443 【介绍】: 南朝宋南阳涅阳人字少文
宗承孙。
好琴书,善图画,精于言理。
曾入庐山,就释慧远考寻文义,屡征不应。
好山水,爱远游,西陟荆、巫,南登衡岳,因结宇衡山,凡所游履皆图之于室。
古有《金石灵》曲,久已绝响,唯能通,文帝乐师观从之就学。
全宋文·卷二十
字少文南阳涅阳人
晋太元隆安间刺史殷仲堪桓玄主簿,举秀才,不就。
义熙中武帝荆州,辟主簿
后召为太尉参军,又辟太尉掾
宋受禅,徵太子舍人
文帝即位,征通直郎东宫建,征太子中舍人庶子衡阳王义季命为咨议参军,皆不就,有集十六卷。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崔浩北魏 381 — 45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81—450 【介绍】: 北魏清河东武城人字伯渊小名桃简
崔宏子。
少好学,综览经史百家,识天文,明历学。
弱冠为郎,道武帝以其工书常置左右。
元明初拜博士祭酒,为授经书,参议军国大事。
太武帝始光中进爵东郡公,拜太常卿,制定《五寅元历》,引荐道士寇谦之,助道抑佛。
击溃赫连昌,败柔然,取北凉参赞谋划。
以功加侍中抚军大将军,后迁司徒
军国大计多先咨,然后行。
崔姓本北方士族大姓,乃主张辨别姓族门第,企图恢复五等封爵,发展士族势力,因与北魏鲜卑贵族产生矛盾。
太武帝太平真君十一年以所监修之国史暴露“国恶”罪名,被杀,族诛。
全后魏文·卷二十二
字伯渊小名桃简,宏长子。
皇始中,为通直郎
天兴中给事秘书,转著作郎
明元即位,拜博士祭酒,赐爵武城子。
泰常中袭父爵白马公
东宫建,以为右弼
寻拜相州刺史,加左光禄大夫
太武即位,以公归第。
始光中进爵东郡公,拜太常卿
神麚中,加侍中特进抚军大将军左光禄大夫,进司徒
太平真君十一年六月,坐修国史忤旨,并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皆夷族。
时年七十。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沈法会北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兖州人
善隶书。
宣武帝东宫时,侍书
后所书隶迹见于闾里者甚众,然尚不及崔浩之妙。
申恬南朝宋 388 — 45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88—456 【介绍】: 名一作怙
南朝宋魏郡魏人字公休
初为晋骠骑刘道怜长兼行参军
入宋,辟东宫殿中将军
下邳北海郡太守,有政绩。
宋孝武帝立,迁青州刺史,督冀州,防卫边境,劝课农桑。
性清约,频处州郡,妻子不免饥寒,为世所称。
官终豫州刺史
全宋文·卷三十九
字公休
(《御览》六百三十四引徐爰宋书》作字道巇。
)魏郡魏人,义熙末为骠骑道怜参军
武帝受禅,拜东宫殿中将军
元嘉中员外散骑侍郎,出为绥远将军下邳太守,转北海,加宁远将军
又为北谯梁二郡太守,迁督鲁东平济北三郡军事太太守
临川王义庆江陵,为平西中兵参军,又为衡阳王义季安西参军,加宁朔将军,召拜太子屯骑校尉,以母忧去职。
起督冀州青州,之济南乐安平原三郡诸军事、扬烈将军冀州刺史,加济南太守
以兵败征还,起为通直常侍,授宁朔将军山阳太守
孝武即位,迁青州刺史
寻加督徐州东莞东安,又督冀州,迁豫州刺史孝建三年卒,年六十九。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郦范北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范阳涿县人字世则小名记祖
太武帝时给事东宫
文成帝立,封永宁子。
征南大将军慕容白曜左司马,从定三齐,多良策。
进爵为侯,迁尚书右丞,除青州刺史
卒年六十二。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李敷北魏 ? — 47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70 【介绍】: 北魏赵郡平棘人字景文
李顺长子。
太武帝时给事东宫,又为中散,内参机密,出入诏命。
文成帝宠遇之。
累迁南部尚书中书监,领内外秘书,袭爵高平公,朝政大议,事无不关。
献文帝时,李诉列其隐罪二十余条,被杀。
全后魏文·卷三十二
字景文赵郡平棘人
安西将军顺子。
太武时,选入中书教学,给事东宫
又为中散
文成即位,迁秘书下大夫,加前军将军,赐爵平棘子。
后兼录南部,迁散骑常侍南部尚书中书监
袭爵高平公。
皇兴四年,坐弟奕诛。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